今天原本預計要挑選凡妮莎的禮服,不過她約好一票她的好朋友助陣,然後何媽也說要去看看,我想應該不用浩浩蕩蕩一群人去折磨婚紗公司吧!!我讓出車上的座位,乾脆一個人在家顧民宿吧!
凡妮莎不在家!!!
心中嘀咕著一句,把洗衣機裡的被單曬完,坐在電腦前久久不能自已,不能自已什麼?也說不出哪裡不對勁,凡妮莎不在家又如何,但把左腦跟右腦交換一下,凡妮莎不在家,那我不就自由了 那麼簡單的道理我怎麼會想那麼久啊!!
我自由了,我自由了(吼~)
不管是買民宿用品、買早餐材料、打掃民宿還是準備結婚事項,我們兩人就像是孟不離焦、焦不離孟,除了用廁所的時間以外,我們兩人24小時天天在一起,有時候她還不放過我,連上廁所時都叫我幫她拿衛生紙
曾有幾個20歲左右的大學生告訴我,他們很羨慕我們可以每天都黏在一起 我只能說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,當你10年後流下了30歲的眼淚,再回過頭看看20歲時所流下的眼淚,你會發現自已好傻好天真
看看時鐘,我可不打算浪費任何一分鐘,拿出塵封已久的旅行配備,我騎著小50cc往太魯閣出發 騎往太魯閣會經過新城天主堂,不論是慶修院、松園別館還是將軍府,在我個人評價中它們都比不上新城天主堂。
獨自旅行的旅人,你會愛上新城天主堂 ; 或是,你會愛上新城天主堂,如果你獨自旅行
為何適合一個人旅行?
說穿了,這邊人煙稀少,它沒有太多重新翻修,你看不到慶修院裡的許願人潮,也沒辦法來一杯松園別館的悠哉咖啡,除了那幾隻眼神色瞇瞇性慾大發的流浪犬外,就只剩下你跟自已…
[su_spoiler title=”新城天主堂” open=”yes” style=”fancy” icon=”plus” anchor=”” class=””]
景點名稱 : 新城天主堂
google 地圖 : 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
營業時間 : 無特定限制時間
門票費用 : 不需門票
[/su_spoiler]
↑呼~目前我們已經來到新城天主堂現場了(咦??怎麼直接跳到現場!!),你看到的就是新城天主堂的“招牌”,很特別的,竟然是用日本神社的建物‧鳥居所改造而成的~,不過仔細看,為什麼旁邊有2個柱子在支撐鳥居啊???
P.S 鳥居是什麼?鳥居就是日本神社的入口,對日本人來說,主要是區分神的領域與人類所居住的範圍
↑新城天主堂內兩旁種滿樹草,讓平凡水泥道路成為幽靜深遂的小道
↑往前走沒多久,即可看到另一座鳥居,兩側石雕是被神社視為鎮邪物的守護靈獸
↑這涼亭原本為手水舍,什麼???你不知道什麼是手水舍!!去複習一下慶修院
↑接著再往前走,前方則是聖母亭,裡頭有聖母的雕像,外頭同樣有兩只守護靈獸駐立在此
這邊稍微跟各位介紹一下新城天主堂所保留的靈獸在日本稱為柏犬,右邊嘴裡含著一顆珠子的靈獸稱阿,左邊閉嘴的靈獸稱哞。阿、哞是梵文的音譯,分別代表萬物的開始與結束
↑旁邊有一塊看板,其實聖母亭就是以前神社的位置
從新城天主堂入口一路走進來,這些鳥居、參道、石燈籠、狛犬、古碑,都是從日冶時代遺留下來的古物,而新城天主堂內種植了許多黑松樹,因為日本人認為黑松樹相當莊嚴,常拿來種植成神社內的社木,天主堂內仍有8株高度達10餘公尺的老黑松~
為什麼新城天主堂內有那麼多日本神社的古物??
這一切都由從新城事件說起….(開始說了起來)
1895年,在清朝戰敗把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之後(馬關條約),隔年12月,花蓮港守備隊士兵冒犯太魯閣族玻士林社的少女,在漢人通事李阿隆的協助策劃下,將13名日軍官兵全數殺害,這就是史稱的”新城事件”
新城事件成為日人討伐太魯閣族人的導火線,開始了理蕃計畫(日治時期日人稱原住民為蕃) 歷史告訴我們,最後太魯閣族勇士寡不敵眾、彈盡糧絕,最終在18年後被迫投降。日人在戰勝後為紀念殉難人員,1914年於營區附近建造簡單神社(就是新城天主堂現址),有木造、鳥居、紀念碑及參拜道,而在1937年用水泥材質在原地重新建造日本神社以茲紀念13名日軍官兵
1945年日本戰敗撒台後,神社遭人破壞拆除,後來輾轉由新城天主堂買下神社興建天主堂,並保留其未被破壞之古物,所以現今的新城天主堂是東西合併,日本神社與天主教堂並存~ 教堂庭院保存日式神社主要架構,這裡的歷史一切從新城事件開始,但此時此刻我更想了解的是
“從日本神社變成天主教堂的故事”
“為什麼日治時期的古物在被新城天主城買下後,並沒有被拆除?”
在天主堂內走了一圈,只剩下教堂大門曾未打開,我在門外徘徊許久,像小孩子般鬼鬼崇崇、隔著七彩玻璃往裡頭看,空空蕩蕩不見一人,看看大門手把破舊生鏽的樣子,應該有鑰匙也打不開吧!!看來,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…..
↑戴宏基神父(是左邊那一個,不是右邊那一個哦!!)
其實,新城天主堂內這些超過1甲子以上的歷史見證,是1位60多歲的瑞士藉神父‧戴宏基先生,在花蓮新城花了大半輩子的人生去盡力呵護
你可能無法想像,在台日斷交的當下,台灣政府決定把日本殖民時期的神社拆除,這位神父是如何像是革命般向政府解釋使其不被拆除,讓我們有機會能夠親眼目睹
↑門後是戴神父所居住的地方,相當、相當、相當、相當簡單的住宿,仔細看沙發上還有流浪貓,神父笑說自已很可憐,天氣冷一點的時候,連貓都進來跟他搶房間,但這種事情是你情我願的
↑新城天主堂原址為日本神社,但新城天主堂的建築也相當壯觀,這是教堂的外貌,藏著好多故事在裡頭…
新城天主堂的歷史
1945年:台灣光復,日軍全面撒出台灣,當地居民因長期不滿日本統治,因此將神社破壞拆除,只剩下混凝土做的鳥居、石燈籠以及守護靈獸、手洗舍、石碑…
1954年:天主教神父到新城傳教
1956年:在神社西面建立幼稚園 (此為當時花蓮縣內除花蓮市外的第一所幼稚園)
1964年:由聖奧斯定咏禮會出資,以天主教會花蓮教區名義購地興建現今的天主堂
1966年:天主教落成
1970年:於天主堂內成立新城天主教醫院
1998年:新城天主教醫院關閉
2005年於現任神父戴宏基極力爭取下,神社舊址列入縣定古蹟 (以上資料由新城天主堂&戴宏基神父提供)
↑教堂前有一片小花園(算是吧…),石碑上刻著”殉難將士瘞骨碑”,為日軍被殺害的13名日軍士兵墓碑,現放置在教堂前面的花園內。不過神父告訴我,原本墓碑是放在其他位置
↑牆上有14片彩色玻璃為不同的福音圖案,由歐洲藝術家所描繪創作
↑教堂裡鮮少有觀光客,你可以只是坐上長椅凳上,什麼也不想,或許天主堂內的神社早已在1甲子前被當地居民拆毀,但是腳底的歷史軌跡卻不因此減少….
↑其實這原本手水舍的水盤,被搬到教堂內使用~
↑教堂外觀像是一艘船,盛夏光年曾經來過新城取景哦!!
↑看到有媽媽帶小孩子來野餐
因新城交通不便,天主堂在建立之後,為了服務當地居民而成立醫院。隨著時代變遷,雖然醫院關閉了,但是醫院內的物品甚至許多珍貴照片仍被保存著……….接下來的照片是無碼流出的,我相信90%的人到了天主堂都沒有機會拍到這些照片 其實這些都是戴宏基神父的意思,他希望來到天主堂的人們是真正想要了解歷史,而並非來到這邊打卡按讚比YA….(最後一句是我自已加的,神父根本沒這樣說…)
↑1914年,木造神社日軍紀念碑
↑100年之後….
↑天主堂完成舊照,當初設計原本欲傳達諾厄方舟的意像,表示聖伯多祿之舟的天主教會正朝西方聖地‧耶路撒冷而去,不過神父告訴我,其實真正的位置是偏向美國
↑回家後我問凡妮莎,40年前的相機都拍的比我好了,可不可以讓我換鏡頭,凡妮莎說這是個人問題~
↑新城醫院的病床都還留著
神父向我解說的同時,我心頭想著,原來在我們生活週遭,還是有許多人愛著台灣,更甚像他一般,穿著破舊的衣物外套,住在陝窄的房間裡,偶爾還有流浪貓來搶房間,但仍堅守自已愛台灣的方式,默默的為當地歷史、文化付出
↑神父驕傲的告訴我,這個輪椅的年紀超過100歲
↑舊沙發椅,單純個人喜好,很喜歡老房子、老傢俱
↑這些傢俱只適合不被商業,淡淡的被擺在這個空間裡,成為故事的一部分…
↑喜歡
↑這個檯燈我們家以前也很多,兩個筆孔是經典
↑這個計算機我們家以前也很多…….才怪,這個計算機的年紀比我還大了~
↑天主堂的醫院或許已經關閉,但更多愛台灣的故事仍在進行著,只是沒有爬上樓的人,感受不到陽光所照射的地方
新城天主堂電話 : 03-8611722
新城天主堂地址 : 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
門票資訊 : 免費
開放時間 : 但建議白天去
P.S 日本當初在建造神社時總共建造了3個鳥居,其中2座鳥居在新城天主堂內。在尚未進入新城天主堂前,你會看到一個新城公園的大字,其實那就是第一座鳥居改建而成,下次到達新城天主堂前,不妨注意一下~
↑咦!!!位在新城天主堂附近的海灘,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秘密景點??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