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在書局,看到駱以軍的「明朝」,這個人是文學小說大師,曾在幾個節目中看過他的專訪,得過幾個大獎,除此之外,我對他的書跟人是完全陌生
我不是文學掛,對文學沒有興趣,我覺得文學像是我們那年代的國小生演講比賽,大家都刻意捲起舌,要捲了舌說話才算精彩
當然這是我單方面眼紅,我偶爾也喜歡東施效顰文學的優雅,但仿的了文字的美,卻到不了文字的境界
這本「明朝」我在書店裡稍稍翻了幾頁就直接放生了,完全看不懂
隨後又翻到了一本【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】,作者也是駱以軍,看來大師有把筆尖速度放慢,這本書我竟然看的懂
我當爸爸的第一個挫敗,就是發現大兒子不是一個運動細胞很好的孩子,將來不可能走體育這條路,即便再怎樣認真練習,都沒辦法代表中華台北參加世界盃足球賽 (咦?好像體育再怎麼好都不可能踢世界盃啊!)
身為父母會恨不得趕快挖掘小孩的興趣跟優點,然後不顧一切投入全部的資源,讓他們學習並從中得到自信,但通常也往往,孩子跟你想的不一樣
有次我們走在路邊,大兒子看到一隻鳥,突然跟老婆說
「媽媽,我是一隻鳥」
我心裡想著你真的好特別,但你的特別可不可以是跑的比人快,還是一目十行、記憶力很好,或者有很強的專注力之類的
為什麼要當鳥,可以學學別人當貓嗎 ?
貓最萌了,現在出書、youtuber還是網紅每個人都有養一隻貓,這是現在的大數據,也是大趨勢,更是票房流量的保證
不然當狗嘛 !!
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,雖然不像當貓那麼夯,但至少養狗的人數一直都很穩定,可以在穩定中求發展,就像有了一技之長,你吃不飽也餓不死啊!!
要當一隻鳥,現在蘇花改通了,花蓮台北一日來回,以後房子只會越蓋越多,昆蟲植物都死光光了,到底要吃什麼才能過活啊!!
狗是醫學系,貓是理工系,當鳥就是文學系,什麼時候有人看過文學系畢業的學生,出社會後的工作是當職業詩人,保證餓不死的
駱以軍在書裡描述一段他在幼稚園外頭偷看小孩下課後的情況,簡單幾行字讓我想到大兒子剛進幼稚園的時候
2歲半的時候大兒子只要被老師帶進去幼稚園時不要大哭,我們就放心了
我喜歡從幼稚園外石磚間的空隙偷看他下課後的情況
當老師說下課可以出去玩的時候,一群小孩衝出教室搶溜滑梯,搶玩具車,搶蹺蹺板
大兒子有時候搶到了,但不會跟別的同學分享玩具車
有時候搶不到,就賴皮的跟同學說這是他先拿到的
我不知道別的小孩玩了什麼,但我永遠知道大兒子當天騎了哪台車、溜了幾次滑梯或蹺蹺板玩了多久
然後兩個人騎車回家的路上,我們會聊天,我會故意問大兒子剛剛玩了什麼,那些我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,我想聽他自己親口告訴爸爸
等到他去幼稚園上課時不會哭了,漸漸的,我們讓他參加好多才藝班,琴棋書畫樣樣都來,然後我發現大兒子
並不是那種運動細胞很好,5歲可以用單腳跳躍還連續旋轉十幾圈的小孩
也不是那種沒學過畫畫,隨手拿起筆可以直接畫出一隻逼真暴龍還有紋路的小孩
參加音樂班敲敲打打了幾個月之後,在家依舊只有敲敲打打,有時候敲的還不是樂器,而是他的弟弟
【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】這句話對父母來說,可能對孩子期盼過,努力過,當然也失望過,然後接受,最終釋然,這幾個歷程好像進化論似的,只有釋然才能造就更好的孩子
釋然,就是學習去看你的優點
特別,是跟其他小孩做比較所得到的結論
所以我的教育方式常被老婆唸太過於放任,才一年級的小孩這樣子教好嗎 ? 我們又不是真的教育專家,親子書說的都是好的一面,現實生活中的教養問題如果能簡單被解決,親子專家不就得失業了
我也不知道這樣教會不會帶出一個被放縱的小孩,未來的事沒人說的準,但我知道我有陪伴他,就先醬子吧 !
當然,我對孩子仍是有期許,天下父母心嘛
如果可以的話,我還是希望他能當貓